卡塔爾世界杯E組小組賽首輪爆出冷門,曾在14年捧起大力神杯的德國隊以1:2敗給了日本隊,小組賽繼阿根廷輸沙特后再爆冷門。
與之相反,德國和中國在經貿投資領域的合作卻熱火朝天:中國連續6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;今年10月26日,德國同意中資企業入股漢堡港集裝箱碼頭;11月4日,德國總理攜“商業天團”訪華,有意與中國開展更深入合作。
本文將對德國的優勢產業和市場營商環境進行簡要分析,希望對有意赴德的投資者有所幫助。
德國的五大優勢產業
一、汽車工業
德國汽車出口數量名列全球前三,奔馳、寶馬、大眾、奧迪、保時捷這些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均來自德國。根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,2022年德國前9月出口汽車總量約為191萬輛。汽車工業作為支柱產業之一,GDP貢獻率約10%,接近德國制造業的一半。在德國,每7個人就有1個從事與汽車有關的職業。
二、機械設備制造業
機械設備制造是德國制造在全球的王牌產業,年出口額曾高達1800億歐元,約占世界機械設備出口總額的六分之一,中國是其最主要出口市場。德機械設備制造業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產業,是世界第一大機械設備出口國,75%的機械設備產品銷往國外。
三、電子電氣工業
西門子、英飛凌、博世均是德國在全球電子電氣工程領域的領先企業。德國制造的電子元件一半以上用于出口,80%以上出口歐盟國家。其中,電子元件重要產品包括:半導體(包括集成電路、高保真分立元件)、電阻器、電容器、縮合器、感應器、印刷/混合電路板等。
四、化工制藥業
當前天然氣危機帶給德化工制藥業一定的負面影響,由于天然氣既是化工制藥業的能源,又是塑料、藥品、化肥等深加工的原料。盡快如此,德國化工制藥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依舊無法撼動。德國是世界最大的化工產品出口國,在全球十大化工企業中占據了3個席位,巴斯夫、林德、贏創均是世界知名化工巨頭。
五、可再生能源
德國是一個能源較為匱乏的國家,除了煤炭資源外,石油、天然氣均依賴進口。自石油危機后,德國把發展可再生能源列為優先發展級,在太陽能、風能、地熱、水電等領域的開發利用位居世界前列,是全球清潔能源領發展的頭羊。
中資企業在德國
2022年10月11日,中德迎來了建交50周年紀念日。中國與德國互為重要的貿易和投資伙伴,近年來,中國投資者們在德也加大了投資規模和產業布局。
1、規模數量
目前,在德國投資的中資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。華為、中遠、寶鋼、中國銀行、中國工商銀行等企業都在德國設立歐洲或德國分公司。據《2021年外國企業在德國投資報告》顯示,2021年中國對德投資項目149個,僅次于美國和瑞士。
2、產業分布
中國企業投資的主要行業為機械制造與設備16%、汽車13%、消費品與食品13%、信息通訊技術與軟件11%、交通倉儲和物流10%、電子與半導體行業9%、商業與金融服務9%和健康制藥與生物技術為8%。
3、合作趨勢
德國總理朔爾茨此次訪華,隨行商界代表團中有汽車、生物醫藥、化學、金融、能源、制造、食品等行業的頭部企業代表,給未來中德兩國在經貿、投資方面的合作釋放了積極的信號,也給中國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。
出海歐洲,為何首選德國?
1、地理位置優越
德國位于歐洲中部,東臨波蘭、捷克,南接奧地利、瑞士,西接荷蘭、比利時、盧森堡、法國,北接丹麥,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。對于想要進軍歐洲市場的投資者而言,無論是開展貿易還是投廠生產,把德國設為起點站便于今后快速輻射整個歐洲及周邊市場。
2、先進技術引入
德國的工業制造技術領先,率先在全球提出“工業4.0”戰略,將制造產業與互聯網融合。中資企業赴德投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希望引進德國的先進技術,通過收購、并購德國公司而獲得高端技術以提升中國制造產品的技術含量。僅2021年,中國投資者就以超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35家德國公司。
3、勞動力素質高
德國推行“雙元制”職業教育,堅持采用學校教授理論知識與企業實踐操作并重,因而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專業人才。全德有2/3以上的就業人員接受過該職業培訓。此外,德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在被不斷延續傳承。中資企業可充分利用當地人力資源優勢助力企業快速成長。
4、多雙邊經貿協定
德國是歐盟成員國,歐盟實行共同的貿易政策和措施,歐盟與第三國簽訂的國際貿易協議直接適用于德國。同時,德國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投資保護協定,以保護企業在海外的經濟利益。
5、鼓勵創新發明
德國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國度,政府鼓勵企業進行研發,每年會劃撥數十億歐元的基金支持企業研發。根據歐洲專利局公布的數據顯示,每年德國在歐洲專利局申請的專利數量排在歐洲各國前列。